中教数据库 > 俄罗斯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报告 > 文章详情

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——BIS指数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的作用

更新时间:2023-08-14

【摘要】2015年,在货币自由化政策的框架下,中国人民银行(НБК)日前推出了新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,旨在评估人民币(CNY)相对于13个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价值。与此同时,在国际清算银行指数(BIS)、特别提款权(SDR)货币篮子和人民币兑美元指数的帮助下,央行评估了人民币汇率。根据13个国家货币的日常汇率,对BIS指数和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动态分析表明,这些货币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。这些指数数值差异十分显著,因此选择并理解其中之一并不容易,也就是说,测量上述的指数,并非易事。为了克服这些障碍,我们使用罗伯特·希勒的方法。该方法为了构建"货币的真正价值"指数而建议采用包含不同国家固定货币量的"篮子"。在选择了最小可变性的"篮子"后,我们将它视作"稳定的总量货币"(SAC),并通过以SAC为单位计量人民币汇率的"人民币/SAC"的变动系数来评估人民币交换价值的动态变化。

【关键词】

612 2页 免费

发表评论

登录后发表评论 (已发布 0条)

点亮你的头像 秀出你的观点

0/500
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,不代表中教立场
相关文献

推荐期刊

Copyright © 2013-2016 ZJHJ Corporation,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2021021570号-13

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0866号